10月底,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福州偏离了原来的生活轨迹。星网锐捷海西园区应要求实行封闭管理7天,在遵守防疫政策要求的前提下,供应链本部还面临着市场急单的交付压力。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千难万险何所惧,大战大考炼真金。坚定“抗疫和生产两手抓”的信念,供应链本部领导郑炜彤、傅文钦,迅速组织成立六大应急小组:一是安全生产小组,负责封闭管理期间的园区安全管理;二是核酸检测小组,协助高新区上门做好核酸检测的相关工作;三是健康辅导小组,协助做好员工的情绪梳理,消除恐慌心理;四是生产调度小组,保障园区封闭期间的有序生产;五是协调指挥小组,负责各信息的收集汇总,报总负责人决策;六是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封闭管理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同时,供应链物流部提前筹划有效配合,为运力支持提供最强后盾。
随着一条条指令的下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供应链本部在确保防疫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生产交付,打了一场漂亮的仗,特对居住在海西一、二期园区内坚守岗位的供应链本部员工和勇于担当、团结互助的供应链物流部员工给予“记大功一次”的嘉奖,铭记这场“疫”考里的榜样星力量。
抗疫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战斗,如今,福州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回望这段守望互助、凝心聚力的抗疫时间,坚守在园区的每一位星网人,用无数个感动的瞬间,温暖了我们的心,也用点滴行动,激励着彼此并肩战斗。
【生产调度小组】
同心协力,便是第一生产力
疫情给福州按下了慢行键,但供应链生产调度小组却在万难中,担起了网络、EPOS、睿云联、天合等产品线整体生产运营的重任。林霄和林松说,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便是人员不足,员工生活保障问题如何解决。所幸的是,“所有基层干部,全部到岗,他们给一线员工吃了一颗定心丸”林霄说,先是缓解了焦虑,也更好的调配人员,满足生产需求。一线员工在了解实际情况后都非常配合与理解,晚上都在生产线上打地铺,保持着睁眼就工作的状态,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多,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既然都在产线,就把生产任务尽量做到最好。
在这个特殊时期,林松管理的二部又迎来了新的大挑战——升腾POS接了一个紧急的单子,必须赶出来,在短短几天之内,要达到这条线有两百个员工。
为了凑齐生产人员,林松第一时间劝说在园区外的员工返岗,消除他们情绪方面的困扰,同时给他们安排入园后的三餐以及封闭期间的生活物资补给。紧接着,便开始落实培训计划,让实习以及劳务派遣员工尽快上手,正是大家的齐心协力,才能完成这个急单。
现在回头看这段经历,林松和林霄表示:“老员工们的主人翁精神让我深受感动,顺利完成工作让我们很自豪的同时,更大的收获是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向心力,也培养了一批能打硬仗的核心骨干,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
【安全生产小组】
安全生产,要做到大家都放心
安全生产始终是公司秉持的理念,为了确保疫情期间的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小组责任重大。作为组长,庄铿介绍说,他分管海西园,李国龙分管科工园的安全相关事宜。封控的第一天,心里多少有些慌乱,但看到公司的防疫措施做得非常到位,很快就把心放下来,同时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也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
在平时,安全生产是大家配合协调的工作,彼此分工明确,做得很细,但因为疫情封控,很多部门和员工都无法到岗,所以事情变得多了起来,庄铿看了通话记录,发现短短几天通话时长就有600多分钟,沟通处理事情到凌晨1点多也是常事。
封控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垃圾清理人员无法到岗,各个车间的垃圾造成了安全隐患,庄铿立即报告后勤保障小组陈扬霄,扬霄第一时间请示郑总,组织协调各部门先自行把垃圾装袋,然后协调物流部门把车开到公司,为了避免接触,他们都是自己搬运垃圾。
庄铿说,安全生产需要关注细节,封控期间,很多平时不存在的问题也会凸显出来,他就巡查、报告、协调,一个个确认,让同事安心。正是这样一件件小事,让安全生产小组完成了一件大事,确保了疫情期间的安全生产。
【协调指挥小组】
有“亮剑精神”的团队,是能打胜仗的团队
作为战疫中的“神经中枢”,协调指挥小组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封闭的前两天,薛国晔的电话便没有停过,封闭第一天就有200个以上的电话,忙到有些信息都不能及时回。
从园区事务应急处理,到内外部信息收集、信息准确通报等等,一系列需要沟通协调、辅助决策的工作,让协调指挥小组每一天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紧张忙碌又有条不紊,一项项工作的落实,一个个信息的汇总,都不能出一点错。
用薛国晔的话来说,“这是一场硬仗”。直到在这场战疫的尾声,在最后一天全员做完核酸,12点园区宣布正常开放的时候,站在园区门口的他,看着一些员工终于可以走出园区,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核酸检测小组】
和时间赛跑,做真正的勇士
a. 布置核酸检测现场,确保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核酸检测环境;
b. 准备核酸检测物资、确保为参与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提供最好的防护;
c. 统计每日园区参加核酸检测人员人数,并核对各部核酸完成情况,确保不漏检一人;如:核酸现场发放核酸采集卡,各部管理人员通过员工是否领到采集卡来确认当天员工是否真的采集核酸;
d. 每日汇报核酸完成情况,安排第二天的核酸工作计划。
核酸检测小组的张宗灯在笔记本清晰写下了组织园区内部核酸检测工作的详细步骤,回忆起封闭的第一天,他坦言对核酸工作流程还不是很熟悉,有些物资准备得不充分,他们小组成员奔走在园区调配各种物资,一个上午下来,像是跑了好几个长跑。
第二天开始,工作准备工作就顺利起来。但现场辅助扫码、测温的同事就非常辛苦了,虽然只是简单的工作,但穿着防护服,站一个上午,不能喝水,上厕所,对他们来说也是挑战,但是大家都坚持了下来。其中核酸检测小组的欧磐整整做了一周的“大白”,每天都要带检测人员去密接人员隔离区协助检测核酸,张宗灯形容他是“和与病毒赛跑的一线医生、护士一样,都是真正的勇士”。任务完成后,他在心里为自己,也为小组的成员点了个大大的赞。
这其中的辛苦,让他更清晰认识到,疫情具有不确定性,必须要提前做好周密的安排与布署,事先预演,不漏任一环节,并要先统计好人数并确认完成情况,合理安排各部人员核酸检测顺序,避免人员扎堆及影响生产,才能确保过程安全、顺畅、可控。
健康辅导小组
稳定大家的情绪,是必要且重要的事
虽然没有像核酸检测小组一样穿上“大白”,坚守在一线,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健康疏导,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马世龙表示,做好情绪安抚工作,重心便是要和大家耐心沟通,多听听他们的想法。每天晚上,健康辅导小组成员都会到宿舍做走访,了解员工的需求,关注是否有情绪问题,也会和相关部门报备和沟通,帮助解决他们的需求。比如对于还没毕业的实习员工,他们会和校方同步各个方面的情况,负责各种数据的递送,跟踪健康码、核酸情况,做到每日跟踪,不漏一人。
星网锐捷有不少实习的在校生,疫情防控期间,父母和校方都有提出要求,希望孩子不要到一线排班,尽量做到隔离在宿舍。针对这一情况,健康辅导小组积极和校方沟通,和他们说明情况在车间其实是最安全的,大家每天都核酸且不和外界接触,让校方放心,同时积极疏导实习生的情绪,一番沟通后,大家都是非常理解和配合,最终这批实习生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返岗,为供应链产能的恢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后勤保障小组】
要有条不紊,也要有人情味
“在讲究有条不紊保障的同时,也要做到有人情味和温度!”海西园封闭管理期间,这是后勤保障小组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后勤保障事无巨细,垃圾处理、员工入住和防疫物资分配、餐饮和生活物资分配、生产保障、疫情防控环境消杀等等,都是后勤保障小组的重点工作。面对骤然加大的入住量和保障物资分发需求,只有6人的后勤保障小组,出现了人手很紧缺的情况,但陈扬霄还是明确了工作了目标——调配一切可以调配的物资,务必当晚让所有封控员工“有处可宿,宿必心安”。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在接到封控通知的当日,施建明和江宇航就展开了草席棉被等物资派送工作,这个听起来简单日常的工作事项,对他们当时的人力配备而言,却是相当考验体力和耐力的事,毕竟园区偌大,需求诸多,用一句戏谑的话来说就是“脚都会走成平足”!但是,园区的每个角落,依然都有他们奔忙派送的足迹。他们用看似微弱的个人“坚守”,给滞留人员献上了一份“宿的心安”。
“封控的第二天,我们的物资储备宣布告急,”扬霄说,“我们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测算,火速下单并不断跟进催促,终于在当日夜间实现了物资到位。但在当时阴雨连绵且风大、温度低的初冬夜晚,我们部门的施建明同仁,依然不知疲倦的加班加点,坚持将卡车上的物资一一派送至需求者手中,才去休息。”
正是他们这份夜以继日的服务精神,给大家传递的不仅是温暖,更是一份共克时艰的担当——无论是冲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还是此刻做好后勤保障的我们,亦或是默默在岗奉献的你们,疫情之下,只要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因为怕有风险,有员工不愿入住宿舍楼,这给后勤保障小组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需综合评估各种留宿法对疫情防控和舆论导向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考验大家对恐慌员工心情的共情和理解力。
经综合考量,后勤保障小组提出“封控期生产大楼地库免收停车费”的方案,让有需求的员工宿在自家车这第二个“家”中,收获另一份心安。同时考虑到车内休息安全问题,后勤保障小组,连夜一辆辆车排查,提醒大家开窗通风,消除安全隐患。
当任务一个接一个顺利完成,陈扬霄在心里对自己和团队说道:“众志成城,没有逾越不过的山河。”
【物流部】
提前规划、指挥得当,用时间“抢效率、保供应”
围绕着“保通保供”的任务目标,在面对“人力短缺无外援、货量暴增4倍、海西封控不能发货”等困难时,26人组成的物流部,始终保持了“紧张而积极”的工作氛围,高效保质保障封控期间,成品物流工作正常运行。
在福州10月底抗疫初期,物流部提前规划,发布灾情风险预警和预案,货运部员工紧急协调承运商车辆、人员配合,仓储部全体员工连续三天加班至晚上11、12点,大量货物提前3天从福州发出,将疫情带来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
进入海西园区封控期后,物流部全体同事服从指挥、以厂为家,在人员短缺情况下,加班加点,用时间“抢效率、保供应”,保障封园期间的所有发货订单的物流,正常运行,未发生停顿。
让大家记忆犹深的是,11月1日当天发运单量是日常的4倍,海西仓库的成品库存上千件、近50板,连夜调往科工园成品仓,为保障发货不中断,仓储部员工中午不休、晚上加班至凌晨2点,次日早8点全员准点上班,无一人迟到,后连续3天奋战至凌晨12点
到了11月4日晚上11点的时侯,物流部负责人打电话给海西仓韩汝勇,让他们早点休息,剩余工作明天再处理。韩汝勇在电话里回道:“我们大家再做一会,多做点,给科工园明天减少些压力。”这些犹在耳畔的话,汇成了心里的一股股暖流,也激励着大家迎难而上、共克时艰。
拥有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的员工,便能拥有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战斗力,是“保供应”任务成功完成的保障。物流部负责人表示:“从历年的年终冲量,今年的科工园仓搬迁,都印证了这一点。一个团队,有共同的目标,有众志成城的员工,有科学规划的管理者,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一场抗疫的攻坚战
是一段并肩作战的特别记忆
一刻也不曾懈怠的星网人
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星网事业步履不停
交出了一份有力量、有温度的“疫”考答卷
再次感谢每一位敢于担当的星网人
我们坚信,疫情只是短暂的章节
在挑战中凝聚起来的力量,将让我们的心更加靠近
更加坚定地并肩奋斗、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