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的研发之路 24年的研发之路
24年的研发之路
锐捷网络硬件平台总监 陈晓辉

24年,有些人一直沉浸在对“别处”的幻想,有些人的目光却始终在“此处”,一点一滴,身体力行的去创造,去实践。

24年时间,一张R00011号码的工牌伴随陈晓辉一起成长,也和他共同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变迁。

陈晓辉说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学习是常态 一直在路上

1994年,卧湖桥边的两栋小楼里,晓辉成为公司最早一批招收的应届毕业生。从做POS机开始,他的研发逐梦之路在脚下展开。

1998年,网络设备当时在国内市场基本还算空白,但不少公司都看到了这类产品的前景,出现一大批“Link系品牌”,晓辉调侃,“基本从A-Link到Z-Link都有了,最著名的就属D-Link,还有现在家用市场的TP-Link了。”晓辉和很多同事也顺势被分出来,开启了网络设备“0到1”的探索,在陈院长的带领下,他们学习思科、3com、Juniper的产品,从最简单的HUB设备做起。打下一点基础后,他们开始攻克交换机,拆国外厂商的设备,上网查资料,反复猜测并测试实验。当年,不少上游的厂商怀着对中国厂商的技术不信任,一些部件开放程度很低。就是这样,两年后,锐捷的第一款交换机诞生。

晓辉现在回头看当年的工作,确实很基础很简单,毕竟技术背景不同。“但当年,我们看到自己实实在在做出来了能运行能应用的产品,那种自豪感,你懂得!”

一个终点即是下一个起点

“有些毕业生、年轻人会为了一纸证书而学或者单纯为了学而学,但我不是。”晓辉学的是电子专业,他喜欢这个方向。这份喜欢,不会因为困难而改变。随着公司产品业务线越来越丰富,对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3年前后,公司开始组建硬件测试的队伍,开始并不是晓辉负责,曾经花费了很一段时间寻找定位。晓辉说,“开始总是觉得产品和开发是分离的。”晓辉接手后,第一次探索以失败告终,但探索却不因失败而终止。又过了一两年,晓辉从招聘新人开始再次组建队伍,不断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到产品的研发中来,带领硬件测试组慢慢步入正轨。现在的硬件测试组归在硬件平台2部下。

2010年后,移动互联是行业一大新趋势,无线产品研发势在必行。当时,公司还没成立专门的无线产品事业部,晓辉和几位同事从研究院抽调出来支援无线研发。他又“变身”一位一线研发者,参与到后面证实为明星产品的AP320和智分二代研发中。

有时候和朋友在外聚会,看到锐捷的产品,晓辉也会激动地像个孩子,“看,这个是我们公司的产品,这个产品是我的作品!”那种感觉,很亲切。

热爱是坚持下来的原动力

当大部分人还在不断尝试寻找自己所热爱的那份事业的时候,晓辉似乎比大多数人更早找到了自己的热爱。从单纯研发到做管理,再到研发和管理的融合,晓辉在不同的角色之间游刃有余的切换,也一直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20多年职业生涯走过来,晓辉最感激的人是陈宏涛院长。在院长的带领下,工作总是充满了挑战和压力,在挫折和成就感中间不断突破自己。正因为有挑战,学习就是晓辉的常态。“技术在不断发展,知识也需要一起更新,所以,总有新事情可以做。”

从研发工程师,到网络产品开发。随着公司产品业务越来越丰富,2002年前后,晓辉走上管理者的位置,担任研究院研究二部经理,并带队组建测试团队。2012年,随着无线产品和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晓辉参与到AP320、智分二代等产品的研发中。现在,晓辉担任公司硬件平台总监一职,“在这里的工作每一天都有挑战,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持续挑战性的工作有时候不允许我想那么多。”一直以来,他对研发相关工作的兴趣和热爱丝毫不减,愈浓愈烈。

时光的行走,记录下他不变的初心,不懈的努力。他为我们提供实在的范例、可触的对标。生命的力量在此处澎湃。